——海洋系学子穿着潜水服查文献,图书馆秒变"海底实验室"

【现象级场景:戴着呼吸器翻书页的学术奇观】

清晨8点的海大图书馆,海洋地质专业研究生张明正穿着全套潜水装备,在透明加压舱内翻阅《深海沉积学》——这是该校新投入的"防水自习舱"使用场景。舱内恒温25℃、湿度40%,与外部完全隔绝的水密设计,让学生能模拟30米水深环境完成学术作业。

0fca344ee24b8cc807b43ead3680898a.jpeg

【技术解密:比潜艇更精密的阅读空间】

材料突破:采用航母级密封工艺,8cm厚的复合玻璃可承受2个大气压
人机交互:特制防水触控板支持戴手套操作,文献扫描仪自带超声波去水渍功能
安全系统:每舱配备应急氧气管,压力传感器与校医院值班室直连

【教育创新:把课堂搬进"微型海洋"】

"以往学生为观察海洋生物习性要反复往返实验室,现在他们在舱内就能对照活体样本写论文。"海洋生物系主任王教授指出。数据显示,使用防水舱后,学生论文中"实地观测数据"占比从32%提升至67%。

【学生反响:最硬核的凡尔赛】

"在朋友圈晒潜水打卡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晒潜水学习时长!"大二学生李雨桐的舱内学习vlog获10万点赞,弹幕刷屏:"这才是985该有的配置""建议改名叫《海底两万里》自习室"

【未来规划:打造海洋科研元宇宙】

图书馆馆长透露,二期工程将引入VR潜水系统,学生可通过舱体直接"潜入"马里亚纳海沟采集数据。该项目已获教育部"新文科建设"专项基金支持,或将成为全国海洋院校的新基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