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升级】百年名校的"数字转身"
2025年招生简章显示,中国人民大学新增:
数据科学(授予理学学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工学/法学双学位)
数字人文(文学与计算机交叉)
此举标志着这所以人文社科见长的"双一流"高校,正式构建起"社科为体、数据为用"的新型学科矩阵。校长刘伟教授在发布会上强调:"这不是简单的专业增设,而是人才培养范式的重构。"
【课程解密】打破文理边界的"三新"课程体系
1. 新文科必修课
《Python社会科学分析》替代传统统计课程
《数字政务沙盘模拟》采用城市真实数据集
《算法伦理》由哲学与计算机教授联合授课
2. 特色实践平台
国家舆情实验室提供亿级数据训练
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智慧司法"实训基地
数字敦煌项目开放文物三维建模素材库
3. 双导师制
每位学生配备:
领域专家(如法学/经济学教授)
技术导师(来自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
【就业前瞻】"数字仕官"培养计划
首批合作单位包括:
中央网信办(数字治理方向)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审计方向)
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数字化方向)
据招生办透露,上述专业将实行"3+1+X"培养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政企实践+X个月海外顶尖实验室研修。
【专家观察】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认为:"人大这次改革抓住了'数智治理'这个国家战略需求缺口,可能催生新一代'懂数据的法学家'和'通晓伦理的算法工程师'。"
(配图建议:人大校园智慧教室实景/学生操作政务大数据可视化系统/校企签约仪式照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