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实验室到百姓餐桌的育种传奇
航天育种催生"黄金基因"
2025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其航天育种团队培育的"华航香银针"通过农业农村部超级稻认定,创下三大突破:
产量奇迹:亩产720公斤基础上,整精米率高达68%(较普通品种提升15%)
风味革命:经GC-MS检测含2-乙酰-1-吡咯啉等9种香气物质,蒸煮香度达国际优质米标准
抗逆性能:在广东台风季实测倒伏率仅3.2%,稻瘟病抗性评级为HR(高抗)
航天育种关键步骤:
嫦娥七号搭载稻种完成空间诱变
地面筛选12万株突变体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出稳定品系
田间地头的丰收图景
在清远市石潭镇,种植大户李建国算起经济账:"以前种常规稻亩收入约2000元,现在'华航香银针'企业订单价每百斤高80元,加上增产部分,每亩多赚1500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
加工企业检测显示垩白度仅6%(国标优质米≤10%)
电商平台预售期出现"抢米潮",零售价达18元/斤仍供不应求
广东省农科院测算,推广100万亩可增收15亿元
种业强国的科技底气
该品种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透露:"我们创建的'天地协同育种平台'已申请46项专利,其中太空环境模拟装置为全球首创。"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价指出,这标志着我国在:
航天育种效率上领先日本同类技术3年
品质育种方面达到泰国茉莉香米水平
抗病性选育上超越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标准
未来展望
随着"华天系列"后续6个新品系进入区域试验,华南农大正筹建"太空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粒种子,正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破土生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