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暴发:百万瓶问题啤酒的跨境之旅2025年7月29日,海关总署在深圳口岸抽检中发现,某德国品牌黑啤(生产批次BY202503)涉嫌含有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检出值1...
一、事件暴发:百万瓶问题啤酒的跨境之旅
2025年7月29日,海关总署在深圳口岸抽检中发现,某德国品牌黑啤(生产批次BY202503)涉嫌含有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检出值1.7μg/kg,超欧盟标准3倍)。溯源显示,该批次通过"保税仓直发"模式已流向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平台,涉及12个省份的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货物恰逢RCEP框架下德国啤酒关税从14%降至8%的政策窗口期进口,单月进口量同比激增210%。
二、监管缝隙:跨境电商新政下的检测漏洞
抽检比例争议:现行跨境电商进口食品仅实施3%抽检率,而一般贸易渠道为10%
标准冲突:丙烯酰胺在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无啤酒类专项标准,检测参照烘焙食品标准(≤5μg/kg)
物流追溯盲区:涉事企业利用"分拆申报"规避大额检测,将2000箱拆分为87票订单通关
(插入对比表格)
检测环节 | 传统贸易渠道 | 跨境电商渠道 |
---|
前置检测 | 需出口国官方卫生证书 | 企业自主声明即可 |
口岸抽检 | 每批次必检 | 年度抽查3% |
风险响应 | 48小时下架令 | 平均需5个工作日 |
三、产业冲击波:进口啤酒市场面临信任危机
电商平台:京东全球购已下架37个德国啤酒品牌,退货率飙升至43%
线下渠道:Ole'精品超市紧急撤柜,进口啤酒专区客流下降60%
替代效应:比利时、捷克啤酒借RCEP关税优惠(现为5.2%)加速抢占市场

四、深度追问:国际供应链该如何筑牢安全网?
技术升级:深圳海关试点"区块链溯源+AI成分预检"系统,将检测环节前移至海外仓
制度补漏: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正推动跨境电商检测标准与欧盟REGULATION 2023/915接轨
消费者维权:已有237名消费者通过"跨境维权直通车"发起集体诉讼,涉诉金额超560万元
目前并无海关总署针对德国啤酒检出致癌物的紧急预警发布,关于德国啤酒检出致癌物的说法主要源于过往个别检测事件,且存在争议,
事件回顾
检测情况:有报道称,检测报告显示某些德国最受欢迎的14种品牌啤酒中的草甘膦含量值在每升0.46微克至29.74微克之间,其中部分啤酒的草甘膦含量被认为超标。
争议点:草甘膦作为合法的农药在德国和全世界已经使用了长达几十年。有研究认为草甘膦对遗传基因有破坏作用,有可能致癌,但只有摄入大量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官方回应与科学评估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认为这些啤酒中的草甘膦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风险,一名成年人每天要喝1000公升啤酒,才会摄入足以危害健康的草甘膦。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2015年11月对草甘膦的评估认为,草甘膦不大可能对人类有致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6年5月在重新评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草甘膦不大可能致癌。
电商平台与市场情况
电商平台销售:虽然有报道称这些啤酒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但并未提及有大规模的紧急召回或下架行动。
市场监管:各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都非常严格,如果德国啤酒真的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会迅速采取措施。
海关总署对德国啤酒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准入资质、标签标识、检验检疫和清关流程等方面,
准入资质
允许进口国家:德国是允许向中国出口啤酒的国家之一,且德国啤酒生产企业需在中国海关总署注册,可通过海关总署官网查询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
进口商资质:进口商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含酒类),并具备进出口权限、卫生许可证、酒类经营执照许可证以及一般经营企业所必需的工商、报关、税务等资质。
标签标识
中文标签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包括德国啤酒)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应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标签上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酒精度、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原产国、国内经销商名称及地址等信息。
标签标识规范:啤酒标签除酒精度、原麦汁浓度、警示语和保质期的标识外,还应符合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例如,酒精度应以“%vol”为单位标示;原麦汁浓度应以“原麦汁浓度”为标题,以柏拉图度符号“°P”为单位;产品名称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啤酒的配料表可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为引导词,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等。
检验检疫
现场查验:检验检疫部门会对到港的德国啤酒进行现场查验,主要检查货物的包装、标签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抽样检测:海关根据系统布控指令要求,对运输工具、装载箱/厢体(散货运输船)、货物进行现场检查,核验货物的生产企业、产品品种、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对于命中取样送检指令的进口啤酒,海关根据相应检验标准规定,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货物进行抽查。
不合格处理:进口啤酒经海关合格评定不合格,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由海关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书面通知食品进口商,责令其销毁或者退运。其他项目不合格的,经技术处理符合合格评定要求的,方准进口。
清关流程
所需资料:包括普通产品进口单证、原产地证、卫生证、自由销售证明、健康证书、生产日期证明(罐装日期证明)、成分分析报告、原外文及中文标签翻译件、国外发货人及国内收货人备案等。
流程步骤:整理货物所需要单证、制作中文标签、办理中文标签审核、国外贴标、货物到港、换提货单、报关、缴税、放行、国检抽样或送样检测(有概率抽中)、出具检验检疫证明。
可通过以下方法查询德国啤酒的中文标签是否合规:
一、核对标签内容是否完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标准,德国啤酒的中文标签必须包含以下信息:
品名:清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原料与辅料:以“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为引导词,按加入量递减顺序排列。
原产国或地区:标明生产国家或地区。
生产日期、包装日期、灌装日期或包装(灌装)日期:日期标示应清晰、准确,不得篡改。
贮藏方法:标明适宜的贮存条件。
酒精度:以“%vol”为单位标示。
净含量:标明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
进口商或代理商信息:标明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警示语:
必须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
用玻璃瓶包装的啤酒应标示“切勿撞击,防止爆瓶”等警示语。
二、检查标签格式是否符合标准
字体和排版:
标签内容应清晰、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商标除外)。
多语言支持:
标签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商标、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
条码验证:
正宗德国啤酒的条码通常以“40”开头,可通过扫描条码或访问官网验证真伪。
三、核实标签是否符合特殊要求
进口啤酒的特殊要求:
标签中如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等),或强调含有特殊成分,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啤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但其他信息仍需完整。
玻璃瓶包装的特殊要求:
用玻璃瓶包装的啤酒应标示“切勿撞击,防止爆瓶”等警示语。
四、通过官方渠道查询
海关总署注册信息: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需在海关总署注册,可通过海关总署官网查询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核实生产企业是否合规。
咨询专业机构:
如对标签合规性有疑问,可咨询当地海关或食品监管部门,获取专业指导。
五、购买渠道的合法性
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德国啤酒时,应选择大型超市、官方旗舰店等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渠道不明的产品。
保存购物凭证:
购买后应保存购物凭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维权。
本文为chigua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版权和出处:http://726g.com/post/145138.html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