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高校AI实验室排行榜出炉!这所双非院校竟冲进前三
截至2025年,在全国高校AI实验室相关排名中,深圳大学、西湖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在AI领域表现突出,但尚未有权威公开榜单显示有双非院校冲进全国AI实验室前三。
在AI领域科研成果与实验室建设方面,部分非“双一流”高校已取得显著进展。例如,深圳大学在2025年AI成果发表量全球排名中位列第106名,西湖大学位列第112名,显示出其AI领域前沿成果的快速增长。然而,根据公开发布的2025年AI实验室或相关领域排名,尚未有权威榜单显示有双非院校冲进全国前三。
目前,AI领域排名靠前的高校仍以“双一流”高校为主。例如,在2025年AI成果发表量全球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占据了全球前十的多个席位。这些高校在AI领域的科研实力、实验室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科大少年班有哪些AI研究方向?
生成式人工智能:
少年班学院举办“少年班论坛”,以“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十大思考”为主题,探讨大模型统一基座AI应用中的非百问题、多模态融合、资源需求、商业落地挑战、通往AGI路径、行业趋势以及伦理合规等多方面内容,揭示大模型技术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聚焦多模态大模型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展现其在图像、视频、交互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人工智能数学原理与算法:开设本科生通修课《人工智能数学原理与算法》,围绕“以核心算法为本,引入数学基础;以学科交叉为纲,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各个方向的核心算法,掌握在各专业领域进行人工智能实践的基础能力。
图机器学习:包括图学习基础大模型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认知大模型研究、基于图机器学习的量子化学算法研究、PDE求解器研究等。
学习优化:涉及运筹优化求解器开发、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等。
强化学习:包括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研究、自动驾驶智能决策规划等。
其他前沿交叉领域:
少年班学子深度参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研究,如潘建伟团队量子科研、傅亮教授理论突破等成果,持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2024级新生中60%选择交叉学科方向,陈默同学优化光子探测算法的成果已获国际期刊认可。
中科大少年班有哪些著名的AI校友?
余家辉:
背景:高二被招入中科大少年班,博士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
成就:在谷歌期间担任Gemini多模态项目的联合负责人,PaLM-2模型的核心贡献者。2023年加入OpenAI,担任感知团队负责人,领导了多个明星模型的多模态部分研发。
影响:其研究在图像修复、语音识别和多模态理解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被Meta以高薪挖角,成为AI领域的焦点人物。
陈天石、陈云霁兄弟:
背景:陈云霁9岁上中学,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陈天石几乎沿着哥哥的脚步从中科大少年班追到中科院计算所。
成就:兄弟俩合创立寒武纪科技,研发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推动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突破。
影响:寒武纪的成立标志着AI芯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继CPU、GPU之后的第三个超大规模数字芯片类型。
闵万里:
背景: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后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
成就:曾任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在大数据理论研究与应用算法方面有深厚造诣。
影响:闵万里的加入推动了阿里在AI领域的发展,他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为阿里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张亚勤:
背景:12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成为当届中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成就:曾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后加盟百度担任总裁,负责国际化、智能云等多项核心业务。
影响:张亚勤在AI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有卓越贡献,他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为中科大少年班赢得了荣誉。
刘庆峰:
背景:17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后创办科大讯飞。
成就:科大讯飞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占据了中文语音70%的份额。
影响:刘庆峰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科大少年班在AI领域的人才培养实力,也为中国AI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