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卢浮宫《蒙娜丽莎》夜间闭馆后监控拍到画中人眨眼”这一说法缺乏确凿证据,极可能是虚构热点新闻或网络谣言。

从科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画作是静态的,不可能出现眨眼等动态行为。即使监控摄像头出现故障或异常,也不太可能捕捉到如此离奇的画面。在艺术和文化历史领域,并没有关于《蒙娜丽莎》画作存在特殊技术或效果能让观察者看到画中肖像眨眼的记载。

此类说法在网络上传播,往往是为了吸引眼球或制造热点。在互联网时代,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容易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迅速扩散,成为一种网络现象。然而,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说法很容易被揭穿,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常识和艺术历史知识。

f67e1708-2718-4a07-a386-e12846924ff8.jpg

卢浮宫对《蒙娜丽莎》有何特别保护?

卢浮宫对《蒙娜丽莎》采取了多重特别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防弹玻璃保护‌:

自1956年《蒙娜丽莎》遭受硫酸和石头破坏后,卢浮宫为其加装了防弹玻璃。2019年,卢浮宫又更换了新的、更透明的防弹玻璃,不仅提升了保护等级,还让游客能更清晰地观赏这幅名画。

硬质栏杆隔离‌:

在《蒙娜丽莎》画作前设置了硬质栏杆,将游客与画作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游客过于接近或触碰画作。

严格的安保措施‌:

卢浮宫对《蒙娜丽莎》实施了严格的安保措施,包括在画作附近安排安保人员巡逻,以及通过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对画作进行实时监控。

环境控制‌:

为了保护《蒙娜丽莎》不受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的影响,卢浮宫将其放置在透明的安全保护展柜中,并严格控制展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蒙娜丽莎》的环境控制参数:

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50%RH。由于《蒙娜丽莎》是用油彩在杨木质板上绘制而成,适当的湿度水平对于作品的保护至关重要,湿度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杨木质板的收缩和膨胀,历经500年以后,杨木质板确已出现翘曲迹象,因此需将相对湿度维持在50%RH。

温度‌:保持在21℃。玻璃橱窗配备优异的空气处理系统,使周围的墙和木桌内的空气通过玻璃橱窗循环,以保持所需的相对湿度和温度水平。

光照‌:

日常模式:200lux(整体)+450lux(画作)。

高峰模式:智能调升至600lux(配合观众流动)。

维护模式:自动切换至50lux UV-Free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