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可豆供应缺口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一、当前供应缺口与产量趋势

2024年缺口规模‌:全球可可豆年产量降至445万吨,供应缺口达37.4万吨,较上一产季7.4万吨缺口激增405%。

2025年产量预测‌:西非四国(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2025/26年度产量或减产10%,扭转此前增产5%的预期。科特迪瓦可可花死亡率较5月预测高出15%-20%,产量从五年前的200多万吨降至本季160万吨;加纳产量从100多万吨骤降至上一季的一半以下。

二、供应缺口扩大原因

气候异常与灾害

极端天气‌: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西非旱季更干燥、雨季降雨量创新高,干旱、高温、潮湿环境加剧病虫害,影响昆虫授粉。2024年西非71%产区平均42天超高温临界值,部分地区雨季降雨量超预期40%。

真菌疾病与虫害‌:高温多雨环境使真菌疾病传播,粉蚧壳虫滋生,导致可可豆产量下降。

种植园老化与农民流失

树木种群老化‌:科特迪瓦种植园老化问题突出,影响产量。

农民收入低‌:巧克力制造商支付价格偏低,种植人员收入难以支撑生活,大量农民离开种植行业,导致可可豆产量降低。

政策与市场因素

限制种子销售政策‌:科特迪瓦政府曾出台政策限制高产可可种子销售,导致产量减少。

走私问题‌:加纳等国家因缺乏监管,大量可可豆通过走私流入外国,影响正常市场供应。

贸易商囤积与投机炒作‌:贸易商和可可树农有意囤积可可豆,投机基金炒作加剧价格波动,进一步推高价格。

三、未来供应缺口预测

短期预测(2025/26年度)‌:西非四国减产10%将拖累全球产量,供应缺口或进一步扩大。国际可可组织(ICCO)5月预测全球可可豆供应赤字为43.9万吨,高于2月预测的37.4万吨。

长期风险‌:全球变暖导致适合种植可可豆的区域缩减,产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新种植的可可树需4年才能成熟,短期产能释放有限,供应缺口或持续存在。

非洲可可豆因遭遇极端天气导致供应紧张,国际巧克力品牌宣布涨价,部分品牌涨幅达15%,这一现象与原料成本上升、供应缺口扩大等因素密切相关,

供应缺口扩大推动价格上涨

气候影响产量‌:非洲西部的科特迪瓦和加纳是全球最大的可可豆产区,产量占全球的60%—70%。近年来,极端天气和病虫害频发,对可可豆产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例如,2023年以来,西非主要可可生产国——科特迪瓦和加纳出现大面积歉收,由此导致全球面临60多年来最严重的可可供应短缺问题。

库存降至低位‌:伦敦和纽约两大商品交易所的可可库存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球可可库存与研磨比值仅为27.9%,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可可豆价格的波动。

原料成本压力传导至终端

期货价格飙升‌:2024年底纽约可可期货价格飙升至2023年底的3倍,从不到4000美元/吨跃升至超过12000美元/吨。尽管2025年以来价格有所回调,但仍稳定在10000美元/吨以上。截至2025年7月23日,可可期货价格为每吨7380美元,虽较2024年12月的历史峰值(11984美元/吨)回落,但仍比两年前高出121%,原料成本压力仍未缓解。

企业调价应对‌:巧克力品牌为应对成本压力纷纷提价。例如,2025年3月下旬,玛氏旗下的德芙巧克力等产品提价,幅度在4.9%—15%之间;费列罗6月起对健达系列核心产品提价6%—8%;2025年7月22日,好时表示已告知零售商,计划上调旗下巧克力产品的平均价格,涨幅或达到两位数。

市场反应与行业应对

消费者价格敏感‌:巧克力价格上涨会对市场带来较大影响,当前巧克力市场终端动销不畅,产品涨价会加大动销压力,这是全行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过,对于下游的奶茶店等场所,其推出的巧克力甜品或更多采用代可可脂原料,且产品规模不大,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企业策略调整‌:面对成本压力,企业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一些品牌通过调整产品配方来降低成本,比如减少巧克力中的可可含量,增加坚果、水果等填充物;部分商家使用代可可脂巧克力作为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推出新品、调整包装等方式来弱化原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