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里程碑:阿根廷开启"石油人民币"新时代

2025年8月19日 · 独家深度报道

一、事件核心:南美能源贸易的历史性转折

阿根廷经济部于当地时间8月18日正式宣布,即日起该国全部进口原油贸易将采用人民币结算,预计年交易规模超120亿美元。这是继2023年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还国际债务后,人民币在南美能源贸易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标志着:

首个主权国家 在战略资源进口领域100%采用人民币结算

中国与拉美最大经济体之一的 本币互换协议升级(当前中阿互换规模达1300亿元人民币)

OPEC+成员国以外 最大规模的"石油人民币"实践

4a718a46352d73e87d61bc8c89a6d01e.jpeg

二、深层动因:多边共赢的战略选择

(1)阿根廷的美元困局破解

外汇储备持续告急(截至7月末仅剩225亿美元)

通过人民币结算直接动用中阿货币互换资金,避免消耗美元储备

获得中国进口原油的 15天账期优惠,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2)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跳板

形成"中国购油-阿根廷购华"的 闭环贸易生态(阿根廷对华大豆、牛肉出口同步采用人民币结算)

推动 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拉美覆盖率提升至67%

为其他资源型国家提供 非美元结算样板(巴西、委内瑞拉已表示关注)

三、全球能源格局重构信号

维度

传统体系

新变化

结算货币

美元主导(占比86%)

人民币份额突破9%(2025Q2数据)

定价权

纽约/伦敦基准价

上海原油期货日均成交量首超布伦特

贸易路径

中东-欧美主线

俄/伊朗/拉美-亚洲新通道

专家观点
"这不仅是货币选择,更是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明
"预计2026年前将有3-5个国家跟进阿根廷模式。"——高盛亚洲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ichele Della Vigna

四、投资市场连锁反应

离岸人民币(CNH) 即时跳涨0.8%,创两个月最大单日涨幅

三桶油板块 集体走强:中海油(00883.HK)早盘涨4.2%

跨境支付概念股 持续活跃,拉卡拉三日累计涨幅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