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学术人私下竟是鬼畜区大佬?高校教授集体"破圈"实录
导语
当某985高校数学系主任的《微积分版野狼disco》在B站获得百万播放时,人们突然意识到:那些实验室里不苟言笑的教授们,正在用二创视频重构知识传播的边界。
一、学术大V的"双面人生"
(数据观察)截至2025年7月,B站认证"高校教授"账号同比增长300%,其中:
58%发布过知识类鬼畜视频
32%参与过动漫/游戏解说
最年长UP主为72岁核物理教授(账号:@铀点意思)
典型案例:
@电路板唱跳歌手(清华电子系教授):用示波器生成《孤勇者》波形图的教学视频获全站热搜
@莎士比亚在逃弟子(复旦文学教授)《用饭圈语法解构李杜诗派》系列播放破500万
二、严肃知识的花式打开方式
1. 解构式教学法
北大哲学系副教授用《甄嬛传》场景讲解康德三大批判,弹幕刷屏"这知识突然钻进脑子"
2. 科研日常萌化
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团队记录小白鼠实验的vlog《鼠鼠我啊真的会谢》,意外带动青少年科普热情
3. 学术梗狂欢
#导师表情包大赛 话题下,导师们亲自下场参与"文献看不完""基金申不到"等表情包二创
三、现象背后的传播革命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传播研究院指出:"教授们的跨次元实践,本质是知识民主化的3.0阶段——用Z世代语言重建学术话语权。"
专家建议:
高校应建立新媒体创作激励制度
平台需优化学术类内容推荐机制
警惕娱乐化过度稀释专业性的风险
(文末彩蛋)扫描二维码直达"最想安利的教授UP主"榜单,内含隐藏款《量子力学 Rap Battle》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