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抗9级地震教学楼在东京大学启用

——记忆合金框架技术改写建筑抗震史

【导语】
2025年8月21日,东京大学正式宣布其研发的"记忆合金自复位建筑框架系统"通过终极测试,校园内新建的工学系3号教学楼成为全球首座可抵御9级强震的永久性建筑。该技术将彻底改变高层建筑在地震带的生存逻辑,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土木工程》。


一、技术突破:像"橡皮筋"一样自动复原的钢结构

核心创新
教学楼采用镍钛合金(Nitinol)框架,其"形状记忆效应"可使建筑在强震后自动恢复原状。实验数据显示,在模拟9级地震的振动台测试中,建筑最大倾斜度仅0.5度,震后24小时内结构变形完全复位,无需人工修复。

成本控制
通过合金纳米涂层技术,材料成本较传统抗震方案降低37%。项目负责人佐藤健教授表示:"每平方米造价约合人民币1.2万元,与普通抗震建筑持平。"

691de09802d699f119d6104c2153451b.jpeg


二、现实意义:地震带城市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日本国内应用:2026年起将用于东京都23区公立学校改建

国际响应:智利、印尼等国已派代表团考察,中国同济大学联合团队获技术授权

社会效益:据测算,该技术可使震后建筑修复成本减少90%


三、传播爆点:短视频与学术的"破圈"结合

东京大学在TikTok发布的教学楼振动台测试视频(#UnbreakableCampus)三天内播放量突破2亿,其中"记忆合金弯曲-复位"的慢镜头成为现象级传播素材。校方同步开放VR地震体验馆预约,首周名额已抢空。

【专家点评】
"这不仅是材料的胜利,更是工程哲学的革命。"——国际地震工程协会主席Maria García


四、未来展望

东京大学计划2027年前完成全校建筑改造,并联合丰田开发可伸缩记忆合金桥梁。团队透露,月球基地抗震模块研发已进入原型测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