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下线第1000万辆电动车,创全球纪录

一、核心事实澄清

第1000万个电驱系统下线
2024年8月1日,特斯拉宣布其全球第1000万个电驱系统在上海超级工厂下线,这是特斯拉首个“一千万”里程碑。电驱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负责将电能高效转换为驱动车辆的动力。特斯拉的电驱系统全部自研自产,集成了电机、齿轮箱、电机控制器三大部分,每5秒即可下线一台,成本较初代Model S降低一半。

整车生产现状
截至2025年9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整车累计下线量尚未达到1000万辆。根据公开数据:

2022年8月,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2023年7月,第100万辆Model Y下线。

2024年10月,第300万辆整车下线。

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超过91.6万辆,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
按当前产能推算,上海超级工厂达成1000万辆整车下线仍需数年时间。

f5a868d7b5b6401e8a582263818eee62.jpg

二、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效率与技术突破

“特斯拉速度”的制造革命
上海超级工厂通过直线型与双层厂房的空间布局、横纵结合的配件运输,以及独有的Warehouse On Wheels(轮子上的仓库)物流系统,实现了空间利用率与运营成本的最优化。工厂自动化率超过95%,采用一体压铸工艺,将Model Y后底板零件从70多个压铸至1个,生产时间大幅缩短。

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
特斯拉电驱系统成本较初代Model S降低一半,性能显著提升。例如,全新Model 3高性能版搭载的新一代电驱系统功率提升20%以上,80-100公里时速下电驱效率超97%,零百加速仅需3.1秒,每度电能行驶近8公里。

三、全球市场认可与战略意义

销量与市场份额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超600万辆,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其中近半数产量。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44.4万辆电动车,环比增长14.7%;在欧洲15国市场,特斯拉成为6月最畅销电动车品牌,市场占有率达27%。

中国制造的全球影响力
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不仅供应中国本土市场,还出口至欧洲、亚太等地。2024年5月,中国制造Model 3在欧洲销量同比增长26%,海外车主对“中国智造”的品质给予高度评价。


特斯拉全球生产网络布局如何?

一、已投产工厂:6 座超级工厂

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

Model S/X:10 万辆/年

Model 3/Y:50 万辆/年

位置‌:美国加州

面积‌:150 万平方米

产能‌:

角色‌:特斯拉最早的制造中心,生产多款主力车型,为北美市场提供核心供应。

美国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

第一阶段:每周 1 万辆(Model Y/3)

未来目标:200 万辆/年

位置‌: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

面积‌:1111 万平方米

产能‌:

角色‌:生产 Model Y、Model 3、Cybertruck 及 4680 电池,是美国南部重要生产中心。

美国内华达超级工厂

储能型电池、车载型动力电池

规划 4680 电池工厂及 Semi 半挂电动卡车工厂

位置‌:美国内华达州

面积‌:18 万平方米

产能‌:

角色‌:特斯拉电池技术核心基地,支撑电动汽车续航与能源存储。

美国纽约超级工厂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

充电设备

位置‌:美国纽约州

面积‌:11 万平方米

产能‌:

角色‌:完善特斯拉能源生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

中国上海超级工厂

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本土化率超 95%

2023 年产量占全球总产能一半,2025 年 Q1 交付量占全球 51%

3 月单周交付量突破 2.1 万辆,创 2022 年以来新高

位置‌:上海临港新片区

面积‌:86 万平方米

产能‌:超 95 万辆/年(2025 年数据)

角色‌:

德国柏林超级工厂

位置‌:德国柏林

面积‌:300 万平方米

产能‌:70 万辆/年(目标)

角色‌:生产 Model Y,满足欧洲和中东市场需求,提升欧洲市场竞争力。

二、在建工厂:3 座新工厂拓展全球版图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位置‌:中国上海

投资‌:约 14.5 亿元

产能‌: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 Megapack

角色‌:加速全球储能市场布局,支撑 AI 电力需求与可再生能源整合。

特斯拉锂精炼超级工厂

位置‌:未公开(规划中)

角色‌:控制核心原材料供应,降低锂矿价格波动风险。

墨西哥超级工厂

位置‌: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

投资‌:超 50 亿美元

产能‌:规划 100 万辆/年

角色‌:生产下一代新车(如 Model Q),进军南美市场。

三、全球生产网络战略意义

产能与市场覆盖‌:

6 座已投产工厂覆盖北美、亚洲、欧洲,满足全球主要市场需求。

在建工厂将进一步拓展南美、储能等新兴市场。

本土化与供应链优化‌:

上海工厂本土化率超 95%,激活中国汽车产业链。

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风险,提升供应链韧性。

技术协同与生态闭环‌:

电池技术(4680 电池)、自动驾驶(FSD)、储能(Megapack)等核心技术复用,形成生态壁垒。

能源业务(Powerwall、Solar Roof)与汽车业务协同,构建“光储充行”闭环。

应对挑战与未来增长‌:

面对欧美市场需求疲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特斯拉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新技术(如 Optimus 机器人、Robotaxi)开拓新增长点。

2025 年 Q1 数据显示,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7%,储能装机量增长 154%,成为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