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驴火传奇:保定驴肉火烧的江湖地位

保定驴肉火烧在河北乃至华北地区小吃界占据“江湖盟主”地位,是冀菜代表、省级非遗、城市符号与产业引擎。 

一、历史渊源:千年漕运孕育的味觉传奇

保定驴肉火烧的起源可追溯至‌宋代漕河码头‌。当时漕帮与盐帮为争夺码头霸主地位争斗不休,漕帮获胜后俘获盐帮大批毛驴,庆功宴上将驴肉炖煮夹入当地火烧充饥,无意间碰撞出流传千年的绝妙滋味。明代《徐水县新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漕河小驴肉与荆塘铺火烧已闻名遐迩。清末民初,保定作为直隶总督驻地,汇聚南北商贾,驴肉火烧工艺达到顶峰,形成独特制作技艺并代代相传。

二、工艺特色:非遗技艺铸就的味觉巅峰

保定驴肉火烧的工艺精髓体现在‌驴肉卤制‌与‌火烧制作‌两大环节:

驴肉卤制‌:精选2-3岁太行驴后腿肉,配以八角、桂皮、香叶等20余种香料,经“泡洗焯烫—老汤卤煮—油盖顶焖”三阶段25道工序,大火攻、小火焖,热油封顶焖一夜,肉质酥烂不柴,肥不腻、瘦不柴,色泽温润、香透肌理。

火烧制作‌:死面面团擀成1厘米厚饼,抹秘制驴油酥,卷柱状揪剂子,揉成小馒头状,用圆木章压成圆饼,八分熟后入烤箱烘烤圆边。12道工序全凭手感,活面醒面时辰、抹油酥匀透度、烤制翻面次数均需20余年经验掌控,出炉后10分钟内口感巅峰,酥脆外皮与软韧面芯交织,与驴肉香融合成地道“驴火味道”。

bea44374e626ffd2f52a9695507e64ec.jpeg

三、文化符号:乡愁与地域认同的载体

保定驴肉火烧已超越食物范畴,成为‌深入骨髓的文化符号‌:

乡愁解药‌:游子归乡必尝,一口唤醒记忆深处的味道;外地游客品鉴,则是触摸保定地域文化的切口。

非遗传承‌:2013年徐水漕河驴肉加工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敏英等传承人守护香魂,袁家、永茂等老字号店铺扩展至京津地区,形成从养殖、加工到餐饮的完整产业链。

文创创新‌:驴火抱枕、钥匙扣、解压玩具等文创产品热销,翡冷翠咖啡店推出“驴火拿铁”,将咸香酥脆与咖啡醇滑交融,实现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的创新对话。

四、产业规模:小吃的经济与民生价值

保定驴肉火烧已形成‌庞大产业生态‌:

经济贡献‌:仅徐水区就有驴肉生产企业3家、加工作坊40家、特色餐饮店168家,年产值1.5亿元,带动上下游就业超3000人。

品牌辐射‌:成规模连锁店如袁家、永茂、老驴头等已将分店开至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周边城市,让越来越多人品尝到这一名吃。

产业链闭环‌:保定金驴农牧有限公司通过精细化饲养和管理,确保驴肉品质,联结周边农户提供种驴、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形成“养殖—加工—餐饮”完整链条,黑毛驴成为当地居民增收的致富驴。


保定驴肉火烧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一、驴肉卤制工艺

选料与预处理

选用2-3岁太行驴后腿肉,肉质鲜嫩且膻味轻。

驴肉冲去血水后直接焯水(避免浸泡导致肉香流失),内脏需先泡再焯以去净血水。

香料配比

基础香料包:八角10克、花椒8克、桂皮6克、香叶5克、良姜5克、肉蔻4克、草果3克、丁香2克、白芷2克。

升级配方:卤制200斤驴肉时,草果用量增至90克以增香,山楂可替代硝提亮肉色。

卤制流程

清水30斤加驴肉20斤,放入盐350克、生抽300克、香料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小时。

关火后焖制一夜,使作料风味彻底浸入肉中,肉质酥软不烂。

老汤养护

卤完驴肉后,汤分四层:表层驴油(用于制作焖子)、血污(需清理)、老汤(核心)、肉渣(需清理)。

养护关键:先打去驴油和杂质,待老汤似开非开时撇净血污,避免沸腾后混入汤中。

二、火烧制作工艺

面团处理

面粉500克加清水250克、盐5克,揉至“三光”(面光、手光、盆光)后饧发。

擀成0.5厘米厚面饼,表面刷驴油酥(驴油与面粉1:1比例炒制),卷成筒状(约卷6-7道)后揪成60克方形剂子。

成型与烤制

将剂子四角向内折起,团成圆形后按压成圆饼。

烤炉预热后,面饼先摆入上层铁板烙至略上色,翻面并用木印子轻压定型。

转入下层烤箱,用降温后的炉叉子架起面饼烤5分钟,期间翻面一次,烤至表面鼓起、通体焦黄。

技术关键

驴油酥需卷6-7道以保证起酥效果。

木印子轻压可避免受热不匀导致外圈生、中间糊。

炉叉子入凉水降温可防止烙印影响卖相。

三、成品组装

驴肉处理

卤熟的驴肉切碎,可搭配驴板肠或酱菜提味。

火烧劈开

用刀尖片开火烧二分之一,填入驴肉碎后装入纸袋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