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成全球首个“数字道路”系统:红绿灯由AI实时调控

雄安新区确实建成了全球首个规模化应用的“数字道路”系统,红绿灯由AI实时调控,实现了交通效率的显著提升‌。 

一、系统概述

背景‌:雄安新区作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要打造一个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的新型交通体系。

目标‌:通过全域感知、智能分析和动态优化,实现交通效率的提升和交通拥堵的缓解。

成果‌:雄安新区已建成全球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道路系统,红绿灯由AI实时调控,实现了交通信号的动态配时。

二、技术支撑

硬件基础设施‌:

多功能信息杆‌: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12.7平方公里内,部署了1万多根多功能信息杆,集成摄像头、激光雷达、5G模块等设备,实现全域感知。

边缘计算节点‌:实时处理本地数据,减少延迟,确保信号灯调整几乎无感知。

5G与北斗高精度定位‌:5G实现数据毫秒级传输,北斗定位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支撑车路协同与无人驾驶。

软件与算法‌: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城市大脑”)‌:日处理数据超200亿条,构建交通运行态势的全域感知模型,为AI提供决策依据。

动态配时算法‌:根据实时车流量、车速、行人密度等数据,自动延长或缩短绿灯时长,实现动态响应。

10d0a80a69b66fec70e82097d0762c72.jpg

三、系统功能

AI实时调控红绿灯‌:

动态配时‌:若某方向车多,绿灯自动延长;车少则缩短,避免空等。

紧急车辆优先‌:救护车、消防车接近时,系统自动开启“绿色通道”。

效果对比‌:雄安甘棠路早高峰北向南方向优化后,平均车速提高35%,停车时长降低31%。

“绿波带”体验‌:

一路绿灯‌:车辆以4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时,可连续通过多个绿灯(如双文街一次性通过14个绿灯)。

居民反馈‌:“早高峰在有16个路口的路上行驶,最多只需等一两个红灯。”

车路协同与无人驾驶‌:

高精度地图‌:为无人驾驶提供实时路况、信号灯状态等信息。

无人驾驶应用‌:无人驾驶快递车、环卫车已投入使用,服务居民日常生活。

四、应用场景与效果

交通治理‌:

“感评治效”闭环‌:结合城市交通态势感知和红绿灯信号感知技术,形成交通治理闭环,实现容东片区绿波通行网,打造数字潮汐车道。

通行效率提升‌:方案实施后整体通行效率提升约30%,降低行车成本和能源使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城市管理协同‌:

“城市大脑”‌:不仅优化交通,还通过摄像头识别垃圾满溢、违规停车等问题,10分钟内派单处理,提升城市环境。

CIM平台‌:按1:1比例构建“云上雄安”,实现建筑、道路、管线的数字孪生,支撑规划决策。

五、全球对比与创新性

技术领先性‌:

全自动化调控‌:雄安实现红绿灯全自动化调控,而美国洛杉矶等城市仍依赖人工调整。

5G+北斗组合‌:支撑厘米级定位,远超GPS精度,为无人驾驶提供关键基础设施。

规模化应用‌:

覆盖范围广‌:雄安数字道路总里程已达200公里,未来将扩展至500公里,覆盖全域主要道路。

可复制性‌:形成可复制的“雄安方案”,为全球大型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参考。


雄安新区还有哪些智能交通项目?

一、数字道路基础设施:全域感知与车路协同

容东片区数字道路

规模‌:覆盖12.7平方公里,总里程153公里,部署1万余根多功能信息杆(集成摄像头、激光雷达、5G模块等)。

功能‌:实现全域感知、实时数据采集与车路协同,支撑无人驾驶、绿波通行等场景。

进展‌:已投入运营,成为开放式智能网联道路试验区,3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路和7辆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在测试。

多片区数字道路建设

启动区、容西、昝岗、雄东等片区‌:均开展数字道路建设,建成后总里程将超500公里。

配套系统‌:包括交通信号控制、视频监控、信息采集、诱导系统、边缘物联网平台等,实现主要建成片区全覆盖。

二、智慧交通场景应用:从绿波带到无人驾驶

绿波通行网络

三横三纵绿波网‌:在容东片区设置乐安街、双文街等主干道,早晚高峰时段车辆以4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可连续通过14个绿灯,实现“一路畅通”。

效果‌:乐安街2.1公里路段途经12个信控路口,用时3分57秒,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无人驾驶示范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容东北部片区划定为示范区,准入无人驾驶物流车、清扫车、园区观光车日常运营。

商业化试点‌:发布管理实施细则,为无人驾驶载具准入及示范应用提供保障。

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规划双向109公里自动驾驶车道,支持1拖2自动驾驶模式(后车节油5%-10%)。

三、智能交通技术融合:5G+北斗+数字孪生

京雄高速智慧公路

技术集成‌:融合北斗高精定位、窄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部署智能感知设备,覆盖5G专网。

功能‌:提供车路协同服务,实现车辆实时轨迹监测与车道级管理。

数字孪生与仿真平台

交通仿真‌:完成500余条路段、200余个交叉口、30余个模型参数标定,实时仿真交通态势。

应用‌:支撑道路交通组织优化、信号控制动态配时,赋能管理部门精准决策。

四、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MaaS平台与绿色出行

雄安行MaaS平台

功能‌:集成需求响应式公交、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等多元服务,推广“一码通行”。

进展‌:持续迭代升级,计划接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实现扫码开锁、一键支付等功能,打通“公交+慢行”一体化服务。

智能运营中心

交通行为数字化‌:基于容东数字道路,实现全空间交通行为数字化,服务市民出行与交通治理。

管理应用‌:包括车辆轨迹分析、交通流向感知、事故处置、弱势群体守护等,提升交通治理和道路养护能力。

五、智能建造与基础设施创新

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建造

项目‌:依托荣乌高速新线智能建造中心,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工厂管理全流程自动化。

目标‌:构建清洁化生产体系,探索道路、桥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方案,打造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区域性智能建造体系。

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入选项目‌:雄安新区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建造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