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新规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至不足千家

截至202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至不足千家,压减率达98.7%,高中阶段学科类机构亦纳入严格监管,仅允许非营利性机构在工作日晚间授课且严禁超纲。‌ 

一、政策成效显著,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

义务教育阶段‌: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极高。例如,重庆地区的压减率达到了99.61%,全国平均压减率也超过了92%。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同样经历了大幅压减,压减率达到了87.07%。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也被纳入“双减”政策的监管范围,非营利性机构仅允许在工作日晚间授课,且授课时间不得晚于20:30,同时严禁超纲教学。

96f6df18e34f7319f0eb76520a84b12d.jpeg

二、资金监管全面覆盖,保障家长权益

预收费监管‌:全国超过10万家非学科类机构被纳入监管平台,实行预收费与风险保证金制度。这一措施有效防止了机构“卷款跑路”的风险,保障了家长的合法权益。

政府指导价‌: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学科类培训收费较政策出台前平均下降了4成以上。这一举措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遏制了机构乱收费的现象。

三、隐形变异培训得到严厉打击

多部门联合整治‌:12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行动,严禁以“高端家政”“住家教师”“研学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培训。

社区网格化排查‌:建立社区网格化排查机制,严控居民楼、酒店等隐蔽场所的违规培训行为。

动态监管‌:采用“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的方式,重点排查寒暑假、节假日等时段的违规培训行为。

四、政策推动行业转型,素质教育与教育科技成为主流

素质教育兴起‌:头部机构纷纷布局素质教育领域,如新东方推出美术、口才等素质课程,猿辅导转型科学启蒙教育。地方实践中,也有大量原学科类机构转向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培训。

教育科技赋能‌:学而思、松鼠AI等机构开发学情分析系统、作业批改工具,为公立学校提供智慧教育解决方案。AI个性化教学通过学习数据分析定制计划,智能答疑与作业批改效率大幅提升。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高途集团覆盖语言培训、公考、财经等领域;好未来拓展“轻舟”考研留学业务。尽管成人赛道与K12基因差异大,市场竞争激烈,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现存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基层执法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基层教育监管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对所有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巡查。同时,取证隐蔽违规行为的难度也较大。

家长焦虑与需求转化‌:部分家长仍然存在对成绩的持续焦虑,可能转向“家庭私教”或通过托管班名义继续学科辅导。

未来发展方向‌:政策将协同与长效治理相结合,将学科类隐形培训纳入政府履职督导范围。同时,推动机构参与乡村教育振兴,开发适配农村的智能学习平台。机构定位也将从“补课”转向“补充”,聚焦终身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领域。


哪些城市在“双减”政策中表现突出?

北京市‌:

目标提前‌:将“双减”目标实现期提前一年,计划在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2年内显著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

教师轮岗制‌:创新使用教师轮岗制,大面积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课后服务规划‌:将课后服务时段分为体育锻炼和课业辅导、综合素质拓展两个阶段,保障学生每日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7点30分。

上海市‌:

考试改革‌:英语不再纳入小学考试范围,严禁培训机构宣传学员等级证书、分数排名等。

培训监管‌:严禁培训机构组织以排名为目的的跨区、跨机构大规模测试,培训结果不得对外公开。

广州市‌:

营销行为管理‌:严禁校外培训机构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营销轰炸。

作业分层进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书面作业进行分层进阶,设计成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成都市‌:

课后服务形式‌:全面推行“托管+拓展”课后服务形式,遵循“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则,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实名制管理‌: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严格的实名制管理,对培训内容、教员、学员、缴费等情况实施实名制、大数据智慧管理。

资金监管试点‌:支持在龙泉驿区和金堂县试点培训预收费全额资金监管,预收学费应开具国家规定的票据,全部打入培训费资金专户。

长治市‌:

分层选择作业‌:设计“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的分层选择《作业日志》,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集团化办学‌:采取“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南通市‌:

课堂教学改革‌:推广情境教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推进“立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威海市‌:

资金监管探索‌: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

“信用+工作”管理模式‌:试点开展“信用+工作”管理模式,信用评价结果与年检评估、星级评价等挂钩。

郑州市‌:

作业管理‌:要求各校统筹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如科学探究、社会实践),并建立“五项管理”监督机制。

考评办法‌:出台《落实“双减”工作考评办法》,明确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严控校外培训隐形变异。

沈阳市‌:

政策保障体系‌:出台《沈阳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1+N”政策保障体系。

监管队伍建设‌:加强校外培训监管科(处)室、综合执法队伍和社会监督员三支队伍建设,解决“有人牵头”“有人执法”“有人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