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龙芯5号"量产 性能比肩国际主流芯片
一、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领域
作物遗传育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an-genome bridges wheat structural variations with habitat and breeding”的研究长文,揭示了基因组结构变异对小麦适应性和重大品种形成的影响。
生物传感器与新能源预测: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韩北忠教授团队在食品领域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叶林教授团队在新能源功率预测领域取得新研究成果。
植物生物学:生物学院多个团队在植物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如揭示细胞自噬调控拟南芥热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m6A修饰调控植物弹状病毒侵染的机制等。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科学领域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院士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将生态学研究中的“植物-土壤反馈”思想引入农田生态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作物高产与土壤健康协同的系统化研究新范式。
盐碱地治理:资环学院胡树文教授团队在盐碱地治理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如揭示盐碱土胶体微团聚体形成机制。
三、动物科学与兽医领域
动物营养与健康:动科学院多个团队在动物营养与健康领域取得新进展,如揭示围产期奶牛瘤胃菌群失衡驱动酮病发生的新机制、绵羊活体肌内脂肪预测领域的重要进展等。
兽医研究:动物医学院团队在耐药质粒转移调控方向取得进展,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龙芯5号的性能参数有哪些?
最新量产型号性能参数
龙芯3A6000:
架构与核心:采用LA664架构内核,四核设计。
频率:基础频率为2.5GHz。
性能:综合性能达到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3的水平。在集成商的测评中,相比于上一代的3A5000@2.5GHz,3A6000@2.5GHz单核定点提升62%,多核定点提升103%,单核浮点提升92%,多核浮点提升83%。
应用场景:面向高端嵌入式计算机、桌面、服务器等应用。
龙芯3C6000系列:
架构与核心:采用LA664架构内核,单芯片集成16个核心和32个线程。通过龙链互连技术,双芯片封装的3C6000/D版本可提供32核心64线程的处理能力,四芯片封装的3C6000/Q版本最多支持64核心128线程。
频率:基础频率为2.0GHz,加速频率可达2.2GHz。
缓存:配备高达32MB的共享高速缓存(LLC)。
内存支持:支持四个72位内存通道,内存采用DDR4-3200×4,访存带宽相比上一代3C5000成倍提高。
I/O接口:提供多个PCIe 4x16/8接口,I/O性能相比前代产品3C5000有了数量级级别的显著增强,可支持GPGPU、各类加速器扩展。
应用场景:涵盖通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AI智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各种细分领域。
性能对比与国际地位
与国际主流产品对比:龙芯3A6000在性能上已经能够达到英特尔第十代酷睿i3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测试中能够与英特尔第十三代、第十四代酷睿i5降频到2.5GHz的性能相媲美。龙芯3C6000系列则达到了2023年全球服务器主流产品的水平。
自主可控性:龙芯处理器拥有从指令集到芯片架构等全环节的自主知识产权,无需依赖国外授权,为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