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进展:首座梯级电站并网发电,年减排二氧化碳千万吨‌

一、工程概况

启动时间‌: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正式启动。

总投资‌:约1.2万亿元人民币。

建设规模‌:规划建设5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至8100万千瓦。

年发电量‌:预计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规模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能满足3亿人的年用电需求。

fff60ff06e35fdd19ef0299b7a24de72.jpeg

二、工程进展

建设阶段‌:目前工程处于建设初期,首座梯级电站尚未并网发电。但整体工程已全面启动,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技术突破‌: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创新方式,建设隧洞总长超过50公里,最大埋深达3000米,需攻克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9度)等极端地质条件。同时,工程还创新采用“水风光储一体化”模式,与西藏广袤的“阳光银行”(光伏基地)强强联手,构建全球海拔最高的零碳能源走廊。

三、年减排二氧化碳量

减排目标‌:预计每年能够实现减排2.4亿至3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替代9000万吨标煤。这一减排量占全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的8%,堪称减碳“国家队”主力。

减排途径‌:

清洁能源替代‌: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若全部替代火电,将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碳捕集装置‌:机组自带“净化器”(碳捕集装置),运行碳排放强度压到15克/千瓦时以下,比传统水电再降40%。

生态固碳‌:保留的天然河道形成300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系统,年固碳能力高达15万吨。同时,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珍稀裂腹鱼,增强水域碳汇能力。

四、工程意义

国家战略‌: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被纳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成为中国“双碳”战略的核心支点。

经济拉动‌:预计直接拉动西藏GDP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西藏每年财政收入能新增200亿元以上。这些资金将重点投入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

就业创造‌:建设期将创造约30万至5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带动水泥、钢铁、物流等行业发展。同时,工程还能间接带动数百万岗位,形成庞大的就业带动效应。

国际合作‌:工程核心的“分层取水+生态流量保障”技术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高海拔水电开发指南》,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复制的中国模板。此外,中国还与尼泊尔合作建设水电站,应用中国智能巡检系统,降低运维碳排放。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预计何时完工?

官方规划明确工期‌:根据国家能源局及工程核准文件,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采用分期建设模式,总工期为20年。这一规划基于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及高原地区特殊环境(如地震带、冰川影响)的综合考量,确保科学性与安全性。

阶段性目标清晰‌:工程计划于2030年实现部分机组发电,2035年全面投产,最终在2045年完成全部建设。这一安排既符合大型水电工程的常规节奏,也体现了对技术突破和生态保护的重视。

对比同类项目验证合理性‌:三峡水电站总工期为17年,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规模更大、地质条件更复杂,因此20年工期具有合理性。此外,藏木水电站(雅江中游)从规划到投产耗时约12年,而雅鲁藏布江下游项目规模为其百倍,复杂度非线性增加,进一步支持20年工期的预估。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预计何时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