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毕设的诞生

2025年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设计展上,一组编号D-17的作品引发观展狂潮。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林墨团队创作的《甄嬛传:浮世绘》AI续集,成功让影视艺术学院院长高晓虹驻足53分钟,并留下"明晚带研究生组团二刷"的便签。

1d1cf5c591f860903fae52761ebaa980.jpeg

技术解剖:AI如何学会"宫斗体"

  1. 语料训练:喂入原著120万字+剧本38万字+清代奏章数据库

  2. 角色建模:每个主要人物设置392个性格参数(如"甄嬛说话必用典概率87%")

  3. 情节生成:基于LSTM网络构建"堕胎-复宠-黑化"剧情循环算法

"我们调整了17次模型才让皇后不说网络用语,"团队成员展示AI生成的经典台词:"本宫见那海棠花开了,倒像是妹妹当初跪在碎玉轩的模样。"

学界与业界的碰撞

传统派VS技术流

  • 导演系教授:"第8集AI设计的'胧月公主策反祺贵人'桥段,比某些职业编剧强"

  • 编剧专业导师:"缺乏人性温度,但提供了惊人的叙事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优酷古偶剧场负责人已抛出橄榄枝:"他们开发的'宫斗剧情生成器'可提升量产剧剧本效率300%"

法律与伦理的灰色地带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出警示:
⚠️ 训练数据版权存疑
⚠️ AI生成内容著作权归属待定
⚠️ 可能引发"经典IP末日狂欢"

团队回应称已获得流潋紫工作室"非商用授权",并现场演示了"道德约束模块"——当AI试图生成过于血腥的情节时会自动触发《宫斗剧内容制作通则》警告。

互动实验室
扫码进入"H5宫斗AI体验版",输入任意角色名即可获得专属判词,参与#我的AI宫斗名场面#话题有机会获得中传动画学院定制数字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