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武汉讯
一、破冰之作:三十年厚积薄发,集结全球顶尖学术力量
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等28家国际机构,历时5年完成的《长江文明大典》正式进入出版倒计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该典籍首次以"文明共同体"视角整合长江流域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当代的文明成果,涵盖考古、民俗、生态等12个学科领域,全书分8卷36册,字数逾1200万。
总主编、武汉大学文明对话研究院院长李砚教授表示:"这是对‘黄河中心论’传统史观的重要补充,长江流域的稻作文明、青铜冶铸、水利工程等成就,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
二、四大创新亮点:从“数字复原”到“文明比较”
技术赋能:运用AI图像修复、三维建模重现良渚古城等遗址全貌,附赠VR数字馆藏访问权限
全球视野:专设“大河文明对话”卷,对比尼罗河、两河流域文明基因差异
生态启示:首次系统梳理长江“人水共生”智慧,为当代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大众传播:配套推出青少年漫画版及多语种简本,实现学术成果全民共享
三、文化强国新名片:从学术殿堂走向国际舞台
社会影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明记忆工程”推荐书目
产业联动:湖北省拟以典籍内容为蓝本,打造“长江文明沉浸式体验馆”
国际反响:剑桥大学考古系主任评价:“这是东方学界对全球文明史研究的范式革新”
【专家寄语】
"当我们在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看到与玛雅文明相似的太阳图腾,突然理解文明从来不是孤岛。"——典籍考古卷主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牧之
出版预告
《长江文明大典》中文版将于2026年元旦由中华书局首发,同步启动全球巡展。即日起关注“长江文明大典”官方公众号,可预约限量编号珍藏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