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机场引入智能安检技术,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新加坡樟宜机场作为全球航空枢纽,持续通过科技创新优化旅客体验。近期,樟宜机场在安检环节引入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安检系统,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实现通关效率的革命性提升。这一举措并非直接使用“中国智能安检系统”,但体现了全球航空业对智能安检技术的共同探索。

b0f5bfac-0520-4388-85a8-3f47a7e361ef.jpg

AI安检系统:效率与精准度的双重突破
樟宜机场自2023年起在T3航站楼测试AI安检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快速解析X光机扫描的行李图像。该系统在识别禁止携带物品方面表现优于人工安检员,且图像处理速度更快,大幅减少旅客等待时间。若全面推广,安检时间有望缩短一半,甚至可能实现3倍效率提升。

生物识别技术:通关流程的无缝衔接
樟宜机场的生物识别系统已覆盖出入境环节。自2024年9月起,新加坡居民(包括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人)可通过面部和虹膜扫描完成通关,无需出示护照。外国游客在离境时也可享受这一便利。目前,樟宜机场四座航站楼均已实施该系统,平均通关时间从25秒缩短至10秒,成为全球首个全面实现免护照通关的机场。

未来规划:T5航站楼与科技融合
樟宜机场计划于2025年启动T5航站楼建设,预计年处理旅客量达5000万人次,总容量提升至9000万人次。T5航站楼将延续智能化设计理念,配备地下通道、自动化行李处理系统和智能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旅客体验。

全球影响:智能安检技术的趋势
樟宜机场的实践为全球航空业提供了范本。随着AI和生物识别技术的成熟,未来更多机场可能效仿这一模式,实现安检与通关流程的自动化与高效化。这不仅提升了旅客体验,也为航空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樟宜机场通过智能安检与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展现了科技创新在航空领域的潜力。尽管未直接使用“中国智能安检系统”,但其成果印证了全球航空业对智能技术的共同追求。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旅客将享受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新加坡樟宜机场启用了中国智能安检系统,但樟宜机场通过引入AI安检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

樟宜机场在安检环节引入了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安检系统,并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了通关效率的革命性提升。这一系统在三号航站楼进行测试,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快速解析X光机扫描的行李图像,图像处理速度更快,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且在识别禁止携带物品方面表现甚至优于人类安检员。

樟宜机场的生物识别系统已覆盖出入境环节,新加坡居民(包括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人)可通过面部和虹膜扫描完成通关,无需出示护照。外国游客在离境时也可享受这一便利。目前,樟宜机场四座航站楼均已实施该系统,平均通关时间从25秒缩短至10秒,成为全球首个全面实现免护照通关的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