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改写企业环保责任的世纪审判:荷兰法院裁决"气候灭绝罪"全记录
一、历史性判决诞生:230亿欧元罚单背后的司法逻辑
2025年8月6日,海牙地方法院作出震惊全球的裁决:认定壳牌公司因长期忽视气候变化影响构成"气候灭绝罪",判处其赔偿230亿欧元(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额刷新了环境诉讼赔偿纪录,相当于壳牌2024年净利润的83%。
判决书显示,法院采纳了"累积责任"原则:
认定壳牌自1990年《第一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发布起就知晓化石燃料风险
采用"碳预算消耗法"计算损害,确认其产品导致全球1.2%的温室气体排放
援引《罗马规约》中"危害人类罪"的法理延伸,开创性确立"气候灭绝"司法概念
二、蝴蝶效应:全球企业界的十级地震
判决公布后引发连锁反应:
资本市场巨震
伦敦交易所壳牌股价单日暴跌27%,欧洲能源板块市值蒸发800亿欧元。贝莱德等机构紧急启动ESG投资标准重审。
行业规则重构
英国石油、道达尔等12家能源巨头48小时内宣布加速新能源转型计划,埃克森美孚遭遇投资者集体诉讼。
国际司法跟风
法国、加拿大等国环保组织已准备类似诉讼,纽约州检察长宣布重启对埃克森的气候调查。
三、争议漩涡:法律与商业的终极博弈
支持方观点:
绿色和平组织称"这是迟来的气候正义"
联合国环境署认为"确立了企业气候责任新标准"
太平洋岛国代表将其比作"气候版纽伦堡审判"
质疑声音:
壳牌CEO范伯登称判决"将重创欧洲能源安全"
美国商会警告"恐引发司法管辖权冲突"
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质疑"损害计算缺乏科学共识"
四、深层影响:改写21世纪商业文明的五个维度
企业治理革命
董事会必须设立首席气候官,ESG指标与高管薪酬强制挂钩
投资逻辑颠覆
高盛测算:全球化石燃料资产可能面临28万亿美元搁浅风险
诉讼策略创新
"气候损害追溯"将成为跨国诉讼新武器
地缘格局重塑
能源企业可能加速向监管宽松地区迁移
公民行动升级
荷兰"气候母亲"组织已训练2000名民间气候监督员
五、未来战场:全球气候诉讼的三大趋势
赔偿标准量化:正在制定的《国际气候损害计量指南》将细化计算方法
被告范围扩大:航运、航空、水泥等高碳行业成下一波目标
举证责任倒置:欧盟拟立法要求企业自证未加剧气候变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