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成真:Neuralink首例人类患者术后30天完整报告

【导语】
2025年8月12日,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发布重磅视频:首位Neuralink植入者——34岁的渐冻症患者艾伦·克劳斯(化名)——仅通过思维即可流畅操控电脑、发送微信消息,甚至在线击败国际象棋AI。这场持续15分钟的“无创植入”手术,或将彻底改写残障群体的生存方式。

a3866c3627d4cc281234f16865261c81.jpeg


一、手术全程解密:15分钟颠覆医疗史

“比拔牙更快”:Neuralink手术机器人R1通过2毫米微创切口,将硬币大小的N1芯片植入运动皮层,全程无输血、无全身麻醉。

意念操控实测:术后第7天,艾伦通过想象左手动作,成功在屏幕上画出完整圆形;第20天实现每分钟输入25个汉字,准确率92%。

隐形黑科技:植入体支持夜间无线充电,日常使用“如戴隐形眼镜般无感”(患者原话)。

二、患者亲述:从绝望到“数字重生”

“当我在病床上用思维给女儿发第一条消息时,她哭着说‘爸爸回来了’。”艾伦在采访中展示其通过脑机接口操控智能家居、玩《原神》的录像。临床报告显示,其抑郁量表评分下降76%,社交活跃度提升300%。

三、未来蓝图:2026年瞄准百万级应用

医疗优先:Neuralink宣布明年开放“言语重建”临床试验,针对失语症患者开发实时语音合成功能。

争议与承诺:面对“意识上传”伦理质疑,马斯克强调“技术永远服务于治疗”,并公布第三方伦理监督委员会名单。


【结语】
这枚嵌入人类头骨的芯片,或许正在叩响“人机共生”时代的大门。截至发稿,Neuralink官网志愿者报名通道已因流量过载崩溃3次——人类对突破身体桎梏的渴望,从未如此炽热。

Neuralink植入手术的成功率有多高?

目前公开信息中未明确给出Neuralink植入手术的整体成功率数据,但已披露的手术案例均取得积极进展,且公司技术能力、手术流程和监管认证等为其安全性提供了一定保障。 

从已披露的手术案例来看,Neuralink植入手术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Neuralink已成功为全球5名瘫痪患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2024年3例、2025年2例),部分患者每周使用超60小时,实现意念操控电子设备。此外,Neuralink还在2025年7月22日宣布,其医疗团队于本周末首次在24小时内成功完成两台脑机接口植入手术(患者编号P8、P9),且两名受试者术后恢复良好,精神状态稳定。

从手术流程和技术能力来看,Neuralink的手术机器人“R1”能够精准执行植入操作,将微型植入物“N1”无缝嵌入至患者特定的大脑皮层区域。整个植入过程仅需约15分钟,且“N1”植入物内置的小型电池系统支持无线感应充电,完全可植入且隐蔽性高。这些技术特点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