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法考时间确定:司法考试改革试点落地

一、考试时间与批次安排

客观题考试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试卷一:9月13日9:00-12:00

试卷二:9月13日14:30-17:30

试卷一:9月14日9:00-12:00

试卷二:9月14日14:30-17:30

时间‌:9月13日(第一批次)、9月14日(第二批次)。

场次‌:每批次分两场,每场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题特点‌:两批次考生试题不同,但难度系数相同。

主观题考试

时间‌:10月12日。

考试形式‌:纸笔化答题,考点集中设置在昆明考区,容纳全省选择纸笔答题的考生。

a99c94dd523687763d7ea23e89194687.jpeg

二、改革试点落地情况

考试模式改革

昆明市2025年法考延续“客观题计算机化考试+主观题纸笔/计算机化考试”模式,但试点内容可能涉及机位分配、考场管理等技术优化。

昆明考区共设置8个考点、95个考场、16个备用考场,有效机位7266个,备用机位1433个,确保考试资源充足。

考生服务优化

准考证打印‌:报名成功的考生可于9月3日至12日登录司法部官网(http://www.moj.gov.cn)自行下载打印。

安检时间‌:考场提前1.5小时开放安检,建议考生提前到达,避免拥堵。

离场规则‌:考试结束前60分钟内可交卷离场,需经监考人员确认答题数据提交、草稿纸回收后方可离开。

考试安全保障

昆明市司法局联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兜售考试试题、答案及作弊器材等违法行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三、考生规模与趋势

报名人数‌:2025年昆明考区成功缴费考生共14532人,较2024年减少1012人(2024年为15544人),占全省考生32601人的44.58%。

趋势分析‌:报名人数略有下降,但昆明考区仍承担全省近半数考生,凸显其作为区域考试中心的重要地位。


昆明法考主观题考试难度如何?

一、整体难度评价:适中但存在结构性挑战

考点回归基础,但综合运用要求高
2025年法考主观题中,法治思想、刑法等科目难度相对较低,考点明确且贴近基础理论。但民法综合部分难度显著提升,涉及多法律领域交叉考查,要求考生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命题趋势:实务化与综合化

案例长、人物关系复杂‌:民事综合大案例题干信息量大,需快速梳理法律关系。

跨学科融合命题‌: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结合考查,商法以“附着式”考法融入案情,增加综合难度。

观点展示题增多‌:要求考生提出多种理论观点并自圆其说,而非追求唯一标准答案。

二、难点剖析:民法综合与命题创新

民法综合部分难度突出

考查形式‌:民商事行为法+民事诉讼法,商法考点以“法人人格否认”等高度关联民法的内容为主。

考生反馈‌:案情复杂、关键信息勾连紧密,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法律分析并撰写答案,对逻辑梳理和法言法语表达能力要求极高。

命题创新:反押题与冷门考点

反押题策略‌:司法部规避主流名师预测的考点,导致押题命中率下降。

冷门考点增加‌:部分偏门或超纲考点出现,要求考生全面复习,避免“雨露均沾”式备考。

三、能力要求升级:从知识记忆到实务应用

法律思维与案例分析能力

主观题不再单纯考查知识点记忆,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检验考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民事综合题需结合案情组织法言法语,分析法律关系并给出解决方案。

应变能力与解题技巧

题干字数增多‌:人物关系复杂,考点结合度高,需快速识别关键信息。

电子题库乱序出题‌:打破学科顺序,考查考生临场应变能力。

四、备考建议:针对性突破与系统规划

重点突破民法综合

专项训练‌:通过模拟题和案例分析,掌握民商事行为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结合考点。

关注高频考点‌:如“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解其民法与商法的关联性。

强化法律思维培养

观点展示练习‌:针对争议问题,掌握通说与少数观点,注意归纳整理。

案例分析方法‌:学习“结论-理由-依据”三段式答题模式,结合法条理解展开分析。

适应机考与纸笔化答题

电子法条定位‌:熟悉机考系统中的法条检索功能,提高答题效率。

纸笔化答题训练‌:若选择纸笔考试,需提前练习书写速度与卷面整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