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个人所得税是中国居民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收入,按照国家规定应纳税额,自行办理纳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种。本文将详细说明员工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方式。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具体如下:
1.综合所得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36,000元 3 0
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 10 2,520
超过144,000元不超过300,000元 20 16,920
超过300,000元不超过420,000元 25 31,920
超过420,000元不超过660,000元 30 52,920
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 35 85,920
超过960,000元 45 181,920
2.累进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3,000元 3 0
超过3,000元不超过12,000元 10 210
超过12,000元不超过25,000元 20 1,410
超过25,000元不超过35,000元 25 2,660
超过35,000元不超过55,000元 30 4,410
超过55,000元不超过80,000元 35 7,160
超过80,000元 45 13,910
三、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方式
1.起征点
扣除方式首先应从起征点入手,每个纳税人都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每年都会调整。2021年起征点为5000元。
2.五险一金
员工在企业工作时,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五险一金即五险一金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些费用在个人所得税计算中是可以免税的,因此税前的五险一金不需要计入扣除范围。
3.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和大病医疗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和大病医疗费用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每项可扣除的金额为全年支出的限额标准,并且要求有票据、凭证等相关证明。
4.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可以依照自身消费水平,申报相关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扣除。扣除金额也是全年支出的限额标准。
5.其他费用扣除
除以上扣除方式外,还可以扣除一些其他费用,例如基本医疗保险费、住房贷款利息等。
总之,员工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合理的扣除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税务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