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再立新功:第三代杂交水稻单产突破1400公斤大关

本报长沙8月11日电 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年之际,其科研团队今日在湖南长沙试验基地宣布:第三代杂交水稻"卓两优1413"实测亩产达1412.3公斤,较2023年创下的纪录提升8.6%。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中取得重大突破。

fe87878e41d3f34409c9cd596e9ebc5e.jpeg

技术突破三大亮点

耐盐碱基因优化:新品种在0.6%盐度土壤中保持90%以上产量,可开发利用沿海滩涂2000万亩

光合效率提升:通过"激光诱变育种"技术,叶片光能转化率较常规品种提高23%

智能栽培系统:搭载5G物联网的精准灌溉系统,节水40%的同时减少肥料用量35%

现场测产纪实

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水稻所王教授介绍,本次测产严格遵循农业农村部《超级稻验收办法》,在3.2亩示范田中随机选取5个点位,经去杂、晾晒后测得标准含水量稻谷平均亩产1412.3公斤。现场无人机航拍显示,稻穗平均粒数达386粒/穗,比普通稻种多120余粒。

全球粮食安全新支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轩表示:"这项突破可使全球6.5亿盐碱地变为粮仓,为解决2050年90亿人口吃饭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据悉,该品种已启动在巴基斯坦、埃及等"一带一路"国家的适应性种植试验。

(记者:李穗 摄影:张禾)数据支持: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