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发现"熬夜守恒定律":通宵能量会在30岁后加倍偿还

目前未有加州理工官方发布“熬夜守恒定律”相关科学结论,但熬夜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有大量研究支持,尤其在30岁后可能因代谢能力下降而加剧健康风险。 

熬夜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已被广泛研究证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会通过影响代谢、免疫系统等机制,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这种影响在年轻时可能因代谢能力较强而表现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如30岁后),人体修复能力下降,熬夜导致的健康问题可能以更快的速度显现,形成“加倍偿还”的效应。

4b2edfbc67ed28a9531c265ca3add326.jpeg

熬夜导致健康问题加剧的机制主要包括:

代谢紊乱‌:长期睡眠不足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免疫系统受损‌:熬夜后免疫细胞活性下降,感染风险升高;

生物钟失调‌:昼夜节律紊乱会激活癌症相关基因,干扰肿瘤诊断标志物。

30岁后熬夜风险更高的原因在于:

代谢能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睡眠不足的修复能力减弱;

慢性病累积‌:长期熬夜导致的代谢异常可能在30岁后集中爆发;

激素水平变化‌:褪黑素等激素分泌减少,进一步加剧生物钟紊乱。

长期熬夜会导致哪些具体疾病?

长期熬夜会猝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