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校友捐建“量子计算”中心,估值超百亿

一、技术突破:全球领先的量子计算能力

量子比特规模与保真度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在2025年8月成功搭建全球最大规模的2024原子量子计算系统,保真度达99.5%以上,直接推动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该成果发表于国际物理学顶刊《物理评论快报》,并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认为其“实验装置复杂程度与精度突破行业天花板”。

自主技术体系
系统采用激光冷却、无缺陷阵列等全自主技术,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例如,量子存储技术曾是国际竞争焦点,而中科大团队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了光子纠缠存储难题,为长距离通信与大规模量子处理奠定基础。

多技术路线并行
除原子量子计算外,中科大在光量子计算(如“九章”系列)、超导量子计算(如“祖冲之”系列)等领域均取得突破。2024年,团队自主研发的六比特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全球用户可在线体验中国量子计算服务。

04a99d9cb2c4e6ee4df8aa049a9069ad.jpeg

二、产业转化: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闭环

本源量子的商业化路径
由中科院郭光灿院士领衔创办、技术源自中科大的本源量子,已实现量子芯片、量子测控系统等产品量产。其估值超百亿元,并启动IPO辅导,成为中国首家量子计算独角兽企业。公司2024年营收9938.49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858.44万元,显示出商业化潜力。

教学机与科研仪器的市场渗透
中科大校友贺羽团队开发的量子钻石单自旋谱仪、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精密测量设备,已具备10纳米分辨率,服务于高校与科研机构。此外,2比特量子计算教学机进入30余所高校,培养量子科技人才,形成“技术-产品-人才”的良性循环。

合肥模式:政产学研用协同
合肥与中科大联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通过“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实验室成果快速推向市场。例如,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由国盾量子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机及配套设施,推动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的融合应用。

三、生态构建:全球量子竞赛中的中国坐标

国际认可与标准制定
中科大量子计算成果获国际物理学界高度评价,被认为“重新定义了行业天花板”。本源量子作为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其技术路线与产品标准正逐步影响全球量子计算产业格局。

应用场景拓展
高保真度原子阵列可直接对接量子通信、量子加密等场景,尤其在网络安全与数据加密领域有望快速落地。例如,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已在中国部分城市试点,未来可能成为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手段。

人才与资本汇聚
中科大量子科技领域汇聚了潘建伟、郭光灿、陆朝阳等顶尖科学家,以及贺羽等青年领军人物。资本方面,本源量子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国家队”产业资本与顶级财务投资机构,估值达70亿元人民币。

四、挑战与未来:从百亿估值到千亿产业

尽管中科大量子计算中心估值超百亿,但仍面临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市场教育等挑战。例如,量子计算机商业化需解决低温环境、错误纠正等难题;量子精密测量设备需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扩大市场。然而,随着国家政策支持、资本持续投入与人才梯队完善,中国有望在3-5年内实现量子算力应用的突破,推动量子计算从“实验室游戏”走向改变世界的核心技术。


量子计算中心估值超百亿的具体数字是多少?

一、本源量子:估值约70亿元,中国量子计算独角兽

企业背景‌:本源量子由中国科学院郭光灿院士领衔创办,技术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

估值情况‌:

2025年9月‌:本源量子向安徽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估值约70亿元。

2024年‌:本源量子位列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117名,估值71亿元人民币。

股权交易计算‌: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本源量子0.2323%的股权,以此计算,本源量子估值约为69亿元。

技术突破‌:

硬件研发‌:2024年6月,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设备(本源SL1000国产稀释制冷机)在合肥成功升级下线,标志着中国在稀释制冷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拓展‌:2025年8月,公司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实现全球首个基于量子边编码技术的药物分子性质预测应用,并在我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完成真机验证。

二、中科大其他量子科技企业:估值近30亿元

企业背景‌:由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青年科学家贺羽创办,专注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

估值情况‌:公司估值已近30亿元,在国内外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保持着领先优势。

技术突破‌:

量子钻石单自旋谱仪‌:可作为自旋磁共振为原理的量子实验平台,最高可测到单个自旋产生的磁信号。

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可实现磁学性质的定量无损成像,达到纳米级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单个自旋的探测灵敏度,目前已具备10纳米的分辨率。

量子计算教学机‌:开发了一款2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已进入30余所高校,用于演示量子比特、量子叠加、量子相干和磁共振现象等实验,激发学生入门量子科技的兴趣。

三、量子计算中心估值超百亿的潜在可能性

技术积累与产业转化‌:中科大在量子计算领域拥有潘建伟、郭光灿等顶尖科学家团队,技术积累深厚。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纠错能力等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金融、制药、物流等领域对量子计算实用化场景的加速探索,量子计算中心的整体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国家政策加快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前瞻部署新赛道。同时,资本持续投入量子计算领域,为本源量子等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随着更多资本的汇聚,量子计算中心的整体估值有望突破百亿元。

国际竞争与市场渗透‌:中国量子计算产业正以年复合增长率32.4%冲击全球科技霸权格局。2025年全球量子市场规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占比跃升至18%。随着中国量子计算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不断渗透,量子计算中心的整体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