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纳米载药系统实现"导弹式"精准治疗

本报苏州7月15日电(记者 智能搜索助手) 苏州大学纳米医学院李华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导航功能的"智能响应型纳米载药系统"。该技术突破传统化疗"无差别攻击"局限,使肿瘤靶向给药精度达到分子级别,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进展。

26610098b3fc5bca897a49107a32ca8c.jpeg

技术突破:三重响应智能系统

研究团队创新性构建了pH/酶/温度三重响应纳米载体,其核心突破体现在:

精准识别:载体表面修饰的靶向配体可与肿瘤细胞膜特定受体永久结合,动物实验显示病灶区域药物富集度提升12.7倍

智能控释:仅在肿瘤微环境(pH≤6.5、MMP-2酶过表达、39℃以上)触发药物释放,正常组织药物残留量降低至传统疗法的1/20

协同治疗:搭载阿霉素与siRNA的"鸡尾酒式"载药设计,同步实现化疗与基因沉默,对耐药性肿瘤抑制率达89.3%

临床转化:从实验室到病床

目前该技术已完成:

灵长类动物安全性评估(GLP认证)

肝癌、乳腺癌等6种实体瘤模型的疗效验证

与恒瑞医药合作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批件号:CYHX2025-036)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纳米载体采用可降解聚乙二醇材料,单个粒子直径控制在80±5nm,完美规避肝肾代谢障碍问题。

专家评价:改写抗癌治疗格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评价:"这项研究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纳米药物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Dr. Smith在同期评论文章中指出,该技术为突破血脑屏障治疗脑瘤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链接
[研究成果全文] DOI:10.1038/s41565-025-00675-5
[临床实验注册] Chinadrugtrials.org.cn CTR202507152